Gvim和Neovim共享配置安装 - Windows篇
装一台新电脑, 想把Gvim或者Neovim的所有相关软件都安装得跟以前一样还真是有很多坑. 记录一下以方便按图索骥. 目标是同一套配置可以使用在两个编辑器上. 现在Neovim的开发明显更活跃, 长期看将来是要转到Neovim上. 但现在Neovim还是有bug. 所以两个换着用直到Neovim明显超出Gvim的那一天.
装一台新电脑, 想把Gvim或者Neovim的所有相关软件都安装得跟以前一样还真是有很多坑. 记录一下以方便按图索骥. 目标是同一套配置可以使用在两个编辑器上. 现在Neovim的开发明显更活跃, 长期看将来是要转到Neovim上. 但现在Neovim还是有bug. 所以两个换着用直到Neovim明显超出Gvim的那一天.
用来记录使用linux过程中发现的过去不知道的小知识. 持续更新.
之前一直用各种笔记记录应用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 由于只给自己看, 所以都是比较潦草的想到哪记录到哪. 但一旦碰到过已经记录的问题时, 很少去翻自己的笔记, 原因一是公司屏蔽内网屏蔽了好多这种笔记, 另一个是大部分google起来也很容易, 查看自己写的潦草的笔记还不如google一个优秀的技术博客来得快.
但最近我想给自己点压力, 把学过的内容整理成完整的文章. 尽量详尽. 即便没有别人读, 将来也可以留给我儿子看:). 争取把前因后果和自己的思考过程交代清楚, 而不是只有技术要点的bullet. 因为我发现网上能帮助到我的别人的博客, 往往都是这种写的很罗嗦的文章.
这篇作为第一篇, 就讲讲这个博客是怎么搭建起来的.
我自己给要搭建的博客定了如下一些需求:
前一篇通过hexo + NexT + github pages + 搭建个人博客(一)
Hexo官方文档介绍了很多默认支持的Plugin Tags.
NexT官方文档又增加了很多Next Theme额外支持的.
我把这两篇文章的所有Tags列在下列表里, 并增加一些例子留作记录以便之后使用:
\(\def\tauequ{\mathbin{\vDash\style{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X(-1)}{\vDash}}}\) \(\def\Dashv{\mathbin{\style{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X(-1)}{\vDash}}}\) \(\def\DEF{\sf{D\scriptsize EF}.\quad}\) \(\def\DEFi{\sf{D\scriptsize EF}^*.\quad}\) \(\def\DEFn{\sf{D\scriptsize EF}_*.\quad}\) \(\def\DEFin{\sf{D\scriptsize EF}^*_*.\quad}\) \(\def\llbracket{\unicode{x27E6}}\) \(\def\rrbracket{\unicode{x27E7}}\) \(\def\PROOF{\sf{P\scriptsize ROOF}.\quad}\) \(\def\MYNOTE{\sf{M\scriptsize{Y}}\sf{N\scriptsize{OTE}}.\quad}\) \(\def\EXAMPLE{\bf\sf{E\scriptsize{XAMPLES}}\quad}\) 这是一个关于数理逻辑的读书笔记和学习总结, 书名是A Mathematical Introduction to Logic (以下简称AMIL), 作者Herbert B. Endert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本文是Section 1.4, 内容是介绍归纳(Induction)和递归(Recursion)在命题逻辑这个数学模型下的精确定义.
用Markdown对数学概念做笔记最有效的地方就是交叉引用. 一个数学概念或者定理往往是建立在一大堆其他数学概念的基础上. 而这些概念又是由其他更基础的概念定义. 可以说数学之美很大一部分是不管多复杂的概念都可以逆向追溯到特别基础的一大堆概念上. 犹如用简单的钢管和螺丝造出极其复杂的机器一样.
但这种特性导致数学学习如果不连贯, 新概念就几乎没法读懂. 因为任何一个更基础的信息忘记了都没法理解新读到的内容. 但交叉引用可以帮助自己快速找到前面的基础概念. 大大加速了我这种不连贯读书的速度. 这篇就是介绍一下我是如何实现交叉引用.
\(\def\tauequ{\mathbin{\vDash\style{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X(-1)}{\vDash}}}\) \(\def\Dashv{\mathbin{\style{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X(-1)}{\vDash}}}\) \(\def\DEF{\sf{D\scriptsize EF}.\quad}\) \(\def\DEFi{\sf{D\scriptsize EF}^*.\quad}\) \(\def\DEFn{\sf{D\scriptsize EF}_*.\quad}\) \(\def\DEFin{\sf{D\scriptsize EF}^*_*.\quad}\) \(\def\llbracket{\unicode{x27E6}}\) \(\def\rrbracket{\unicode{x27E7}}\) \(\def\PROOF{\sf{P\scriptsize ROOF}.\quad}\) \(\def\MYNOTE{\sf{M\scriptsize{Y}}\sf{N\scriptsize{OTE}}.\quad}\) \(\def\EXAMPLE{\bf\sf{E\scriptsize{XAMPLES}}\quad}\) 这是一个关于数理逻辑的读书笔记和学习总结, 书名是A Mathematical Introduction to Logic (以下简称AMIL), 作者Herbert B. Endert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本文是引言(Introduction), 讲述了符号逻辑的概念, 以及提纲挈领的描述一下本书关心的关于符号逻辑的主要问题.
\(\def\Indent{\quad\quad}\) 这是一个关于数理逻辑的读书笔记或者学习总结, 书名是A Mathematical Introduction to Logic (以下简称AMIL), 作者Herbert B. Endert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